编者按:5月21日,新余学院学科建设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校师生员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部署,聚力打好七大攻坚战,努力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之际,召开的首次学科建设大会,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汇聚共识,牢固树立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进行总体谋划和全面部署,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工作和主要举措,打响学科提标和人才引育提速攻坚战。
为推动全校上下持续关注、全力投入学校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工作,进一步营造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浓厚氛围,吹响学校学科建设的冲锋号、集结号,根据学校党委要求,新闻中心特推出“开启学科建设新篇章”专题,刊登各学院、各部门好的做法和成效。
信息工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全校学科建设大会精神,以学科方向和特色的凝练为基础,通过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来促进学科队伍结构优化,通过强化科研的组织和引导力度来促进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通过深化“校地企”交流与合作来优化学科专业软硬件条件,不断推进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和学院的内涵发展。
摸清学院家底,对标对表电子信息学科申硕条件
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全院力量,全面梳理专业特色、师资结构、学科领域、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研情况、服务地方等数据,对学院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为了清楚认识电子信息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申报的基本要求,在摸清学院家底的基础之上,学院组织力量对专业硕士学位申请的基本条件、简况表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每一条指标、每一个表格、每一项数据做到了样样明白、条条清楚。
构建学科建设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机制
人才培养始终是学科建设的固有功能和使命。学院将不断拓展学科育人功能,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纳入学科建设范畴,并将其作为学科建设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强化学科建设的育人功能。一是强化科研育人,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二是强化平台育人,充分发挥学校实验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学科交叉平台、科研平台的育人功能,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方向和成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强化团队育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为主的学科团队,或者由学生自己组建科研小组,提出项目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研究;四是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践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完善实践实习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主动出击揽英才,做好人才引育工作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学院将大力做好人才引育工作,一是要完善人才分类管理体系,浓郁学科氛围,努力促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使大家潜心学问,专心教学;二是建设好学科生态,激励老师超越极限,超越自己,开辟新领域,挑战新前沿;三是精准引育高层次人才,积极主动作为,由坐等上门变主动出击,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动真情、出真力、下真功夫,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四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职业前景。
通过强化科研的组织和引导力度来促进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
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载体,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是申请新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学院将积极组织申报纵向科研课题,鼓励和外单位特别是企业开展合作申报与研究,努力承担横向大课题,提高学科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对三大检索收录的高水平科研论文要给予奖励。着力破解科研方向与地方产业需求衔接不紧密的问题,着力破解跨学科、跨学院组建科研团队难的问题,着力破解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加强产学研合作,构筑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
科研平台建设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科建设的有力抓手。学院将加快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体系,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探讨与企业、政府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培育学科的创新平台与基地。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