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奋进新征程】学科建设处(校地合作中心):真抓实干 多措并举 全力打赢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两大攻坚战

作者:摄影: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12点击数:

    ​编者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学校按照第二次党代会描绘的蓝图全面开启新征程、全面打响七大攻坚战的第一年。近期,学校春季学期开学中层干部会议和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的相继召开,各单位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大抓落实年”为主题,以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以打响七大攻坚战为抓手,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突围抢位新征程,固本兴新再出发,全面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篇章。


  学科建设处(校地合作中心)积极响应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号召,贯彻春季学期中层干部会议和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的精神,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全力打赢重点学科提标攻坚战和服务地方提效攻坚战。

  统筹规划  做好顶层设计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学科建设处深入分析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紧贴国家、省市建设重大需求,统筹协调校内各类资源,立足自身优势,凝练学科方向,建设校级一流学科。

  遴选了能源动力和机械2个优势学科,土木水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3个特色学科、其他学科为培育学科,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支撑、新能源为特色,突出应用、协调发展的2+3+N”的学科布局。

  制定了《新余学院重点学科提标和人才引育提速攻坚实施方案》,引领各学科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思路。制定了《新余学院学科建设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张榜”出题,“揭榜”攻坚,“评榜”问效,“奖榜”加力,进一步激励重大标志性成果的产出,激发创新潜能,激活“人才引擎”的澎湃动力,增强学科服务社会能力。还制定了《新余学院学科特区建设实施办法》《新余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为学科建设构建优越的制度环境,探索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走出去,请进来” 提高学科水平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突出学校首次学科建设大会的成效,展现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学科建设处(校地合作中心先后多次进行调度和研讨,精心筹备每一个环节,力求让学科建设工作既有重点、又有亮点、更有增长点,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加快我校学科建设步伐,发挥学科建设在学校各项建设中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学科建设处(校地合作中心)积极“走出去”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先后到井冈山大学、铜仁学院进行考察学习;同时也“请进来”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把脉问诊,先后邀请了南昌大学副校长吴丹教授、铜仁学院白强教授、教育部学校规划发展建设中心特聘专家牟延林教授来校作学科建设专题报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了对学科的认识,拓展了学科建设思路,明确了学科规划方向。

  挖掘地方需求  提升社会服务成效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深入挖掘地方需求,努力提升社会服务的成效。学科建设处(校地合作中心)召开服务地方工作会议,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与市政府对话机制,加强与市政府的沟通,搭建学校与社会各界联系的平台,特别是与渝水区、分宜县、仙女湖区、高铁新区的对接,并实行项目清单管理。

  为落实会议精神,学科建设处(校地合作中心)带领相关学院到分宜县人民政府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地方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时,拟与分宜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双方沟通与合作,为今后深入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制定了《新余学院服务地方提效攻坚工作方案》明确服务地方工作任务,鼓励教师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校与地方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及医疗体系的有机衔接。

  (文:学科建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