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一场从昆明到拉萨的骑行之旅开始。很多人对西藏只存在着向往,却不曾积极地追逐过;很多人知道高原反应,却从未真正承受过;很多人喜欢去跋山涉水,却欠缺勇气去挑战自我。我校建筑工程学院高建辉同学,在假期中结束了他西藏的骑车之旅,在滇藏之旅中体会了不一样的生活。
出行前的历练

“我大一的时候就有去西藏的想法,这次骑行我们也准备了半年多的时间。”每天健身、跑步、骑自行车训练,高建辉和来自同学院、同级、有着同样目标的闫瑞一样,为了增强体质有规划地锻炼着。除了在学校进行体能锻炼外,他们还曾从学校骑行到南昌。“那时去南昌雨很大,我甚至有过放弃的想法。”高建辉描述着当时的心情。大雨滂沱,路面泥泞,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前行。
离出发的时间越来越近,遗憾的是闫瑞因暑假实训无法同行去西藏,他把自己手绘了一星期的地图送给了高建辉,帮他在网上组了队,给予他鼓励。
路途上的画面

揭开那张手绘的滇藏骑行地图,看见上面用红笔标注的海拔数,无法想象这是一段布满多少荆棘的路途。通麦天险,沿线的山体土质疏松,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邦达七十二拐,只要一个不注意,随时坠入悬崖;然乌冰川,又滑又到处是裂缝。
“最惊险的一次,是在鲁朗去色季拉山这段路上。”高建辉开始叙述,那天吃过午饭的他肠胃有些不适,且中途自行车不能骑行,很快他就看不见一同前行的人的身影,手机屏幕碎掉只能接电话,很快天就黑了,没有手电筒,路也险峻,他只能借宿在一间破旧、四面通风的黑屋里,甚至周围还可能有野狼出没,寒冷侵袭着他的身体,他把所有衣服短袖、军大衣等都套在身上,蜷缩躺着,摩擦着被冻僵的腿。“那一晚我半夜醒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是被冻醒。”在那个危机四伏、冰冷的黑暗中,独自一人的他战胜了心里恐惧,第二天也与同伴顺利会合。
西藏是个神奇的地方,一路上遇到的景物和人事都能给人心旷神怡之感。高建辉说:“路上,我遇见了友好、虔诚的藏民,遇见了同样骑行西藏的人,其中最小的有9岁,最大的有73岁。”这些同样目的地的人之间总是会给对方一个大拇指,这个小小的动作,是对别人坚持的赞扬,也是对自己的鼓励。“在这样环境遇到的人,你跟他们打交道,能放低自己交友的防线。”他们或许就是这样,在挑战自我和鼓励他人的路上走向梦想中的西藏,构造一幅幅深刻的画面。
归来后的值得

“骑行中,我几次处在生死边缘,甚至看见眼前血流成河的车祸现场,但我依旧觉得这次滇藏之旅是值得的,我还想再去一次。”高建辉带着坚定的眼神。当被问及去西藏后的心得时,高建辉表示,除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的心态也变得更阳光,为人处事方面也成熟了许多。他告诉记者,趁着年轻有时间,就应该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下定决心,你就离成功近了一大半。
威尔逊曾说:“我们因梦醒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滇藏之间,留下了很多勇者的毅力,也埋藏着许多强烈的向往,那都是梦想的萌芽在生长。或许你会因为这段路而身处险境,但或许你也会因为这段路而点亮人生,不要只是看着别人去实现你还拥在怀里的梦,下定决心,做好准备,你也可以成为那个带梦启程的人。

(林云丽 刘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