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上午,新余学院与天津大学合作签约仪式在行政楼党委会议室举行。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义丹、数字化制造与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太勇,我校党委书记刘冬,党委副书记、校长罗玉峰及校领导刘晓燕、陈裕先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罗玉峰主持。我校相关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仪式。



仪式上,刘冬首先对李义丹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改革发展情况。他说,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的一流大学。天津大学基础设施与办学条件完备、学科专业体系健全、师资力量与科研实力雄厚,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他表示,希望通过新余学院与天津大学的合作,并依托其教学、人才、科技优势,靠大联大,借力发展,大力提高我校教学、科研水平,推动学校进一步转型发展。李义丹感谢我校的热情接待,并对我校近年来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说,自2011年天津大学与新余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天大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与新余市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此次来到新余学院,感觉学校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是很有发展潜力,很有朝气,给自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义丹表示,天津大学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为新余学院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协同创新、课程及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尽力帮助新余学院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签约仪式前,李义丹一行在校领导陪同下来到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图书馆、校史馆和工程训练中心考察。


当日下午,李义丹以“人的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工作思考”为题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作了精彩的讲座。讲座中,李义丹以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内涵为切入点,创新性地提出了“人的科学发展观”。 他说,科学发展观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普遍揭示,它不仅适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领域,也适用于个人自身不断提升发展的领域。他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在学生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依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随后,李义丹结合自身学生工作案例和经验,分别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协调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内涵,深刻剖析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介绍了天津大学学生工作宏观思路、学生特色工作等。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在近120年悠久的办校历史中,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人才,为国家兴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彭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