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晚,由新余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我校承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舞中华情” 暨新余学院庆祝建校40周年舞蹈专场晚会在市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校党委书记伍复康,新余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志凤,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斌,新余市政协副主席吴清云,我校党政班子成员,省直单位相关领导出席;兄弟院校专家领导、新余市直机关、校企合作单位代表及新余学院师生、校友代表一千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欣赏这场民族文化交融的艺术盛宴。

晚会以“山河共祭·薪火相传”为序,在激昂恢弘的开场舞《华彩同心》中拉开帷幕。舞者们身着各民族特色服饰,在璀璨灯光下翩跹起舞,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在舞台上交融绽放,瞬间点燃全场气氛,台下观众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为晚会奏响了绚丽的开篇序曲。

第一篇章 “大地史诗・生命的年轮”,以舞蹈追溯民族与土地的深厚联结。《辫承山河》以原创舞蹈艺术再现了藏羌同胞驰援浙江与汉族同胞一起保家卫国的壮丽史诗;《田间斗笠》通过自然细腻的舞姿,展现了少数民族姑娘的辛勤劳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银蝴蝶 》和《丹寨凤鸣》分别以苗族银饰文化和“锦鸡舞”为灵感,呈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

第二篇章 “风情长卷・文明的对话”,聚焦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阿色俩目》以庄重亲切的礼仪文化,诠释了少数民族对幸福生活的憧憬;《阳光下的麦盖提》则展现了援疆干部把新疆为第二故乡,把当地群众为亲人,新疆人民在党的关怀下生活蒸蒸日上的景象;《丽影》勾勒出傣家少女如水般的性格;《云上·尔玛同心》 刻画了羌族儿女质朴热情的品质,生动展示了一幅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多元一体的美丽图卷。

第三篇章 “血脉长城・永恒的守望”,以舞蹈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布衣者》以热巴鼓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文化传承的故事,表达了一代人对文化信仰和追求的坚守;《山哈女》描绘了畲族女子在山间劳作生活的欢乐场景;《戈壁沙丘》以刚劲有力的肢体语言,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绿色家园的守望;《谷雨》则通过传统农乐与舞蹈的结合,描绘了少数民族姑娘播种希望的田园诗画 。
晚会尾声,“唱之山歌给党听”的清脆嘹亮的童声,响彻会场,激起全场观众心底对党的赤诚与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全场齐唱《爱我中华》,熟悉的旋律久久回荡,身着各族服饰的学生舞者携手高歌,唱响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同心同德、携手奋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强音。现场彩带飞扬,将晚会再次推向高潮。观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纷纷给与晚会高度赞扬。
本场晚会以舞蹈为独特载体,展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魅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校40周年校庆的重要活动,集中呈现了我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美育工作成果。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未来,学校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打造各类主题文化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当好民族团结的“建设者”,铸牢中国心、民族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晚会落幕许久,大家仍沉浸在这场艺术盛宴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中,纷纷分享自己的观演感受。
我校2023级商务英语学生王秀敏感叹:“之前只在课本里了解过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今天看到舞者用肢体语言还原藏羌同胞保家卫国的故事,尤其是‘剪辫寄相思’的画面,突然明白‘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是无数先辈用热血守护的信仰。这场晚会不仅是一场艺术享受,更是一次深刻的民族团结教育课。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更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团结。”
舞者罗文君、吴友钦激动地表示:从动作磨合到情感融入,数日的坚持,几日的联排,大家凝心聚力,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等到今天绽放光彩。我们的舞蹈不只是技巧,更是传递文化、连接情感的纽带。未来希望我们有机会能够继续以舞为媒,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让各民族的美好情谊在舞步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