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自立于身,自强于心”——访我校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冯硕同学

作者:摄影: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30点击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好男儿,做自己心中的自强之君子,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记者采访到来自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荣获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冯硕同学。通过访谈更加深入地了解冯硕同学的个人读书经验和心路历程,切身感受新时代青年自立于身,自强于心的魅力。

正是男儿读书时

“我一直认为我只是一名走运的学渣。”这是冯硕同学被问及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回答,他总是扶着眼镜,笑嘻嘻地自嘲着,谦和的态度,幽默的语气总是能很好地调动着访谈气氛。当然,即使自我评价是不喜欢被书本教材禁锢的“学渣”,但“好读书、读好书”这件事却称得上是他一直以来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从小就对书有着不一样的痴迷,小时候尤其特别喜欢历史文学类的书籍,初中就把大学里的历史教科书看完了。”并且由读书养成的另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坚持写日记,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想都记下来。在他看来,四处游玩,也是“读书”的另一种形式,见人阅物,然后再由眼入心,达到“眼处心生句自神”的效果。

“他很幽默,总是套用一些网上新潮的事物,或者自改书上的言论来和我们交流,虽然有时听起来有点‘尬聊’的感觉,但这使他看起来有趣十足。而且他特别喜欢看书,经常看到他抱着书在一旁仔细阅读。”他的同学向我们描绘他眼中的冯硕同学。他表示,读书的高境界就是在思想巨人的不同的思想世界观价值观为基础下,结合自己经历和所思所想建立起属于自己独特的思想价值体系。

自强不息,拯救自我

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在他读初三的时候查出患有淋巴癌。因此他的家庭状况异常窘迫,但无论是他的家人还是他自己,都保持着乐观积极,自立自强的心态。这也是冯硕自小就有异于常人的独立性格的原因。他回忆到,“那时候母亲陪父亲在外治病,我就自己一个人在家,买菜,做饭,上学。在高三毕业那个暑假,发过传单,贴过海报,当过话务员,还在辅导班当过兼职历史老师。也因此,挣够了大一的学费。在大一暑假时还去南京打暑假工,在餐馆后厨每天工作13个半小时。

如今,“迷茫,彷徨”好像成了很多大学生的的“代名词”。他提及自己成长经历时,表示也经历过这一阶段,复杂的人际交往、快速的生活节奏、浮躁的社会风气也一度让他产生自我怀疑,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懂得不断反思自我,直至能改变自我、拯救自我。问到他大学时期应该怎么度过,他笃定地回答,“做自己,寻自我”。

“荣枯随缘,遇合尽兴,修心意,做真人。”这正是他的人生格言。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追求文字梦想的道路上,他不敢有一丝的懈怠,“文字”是初心,他带着初心,披荆斩棘,砥砺前行。2017年上半年,连续三次入选《中国大学生文选》并成了其签约作家。加入北京市写作学会。17年年中,在第二届中华杯全国诗歌散文大赛荣获优秀奖,前往上海,参加了上海国际文学周的诗歌之夜活动。1710月获全国青年文学大赛优秀奖。受邀到中国作家协会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颁奖典礼以及全国青年文学交流会,并作为获奖青年代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发言。期间,多次受邀参加市作协市诗词学会活动,在不少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体发表自己的作品。看似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追梦之旅,但不为人知的是着他第一次投稿成功前几十甚至上百次的希望石沉大海。

当我们提起这诸多荣誉时,冯硕同学表示,前一秒即是过去,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世界无限大,走的越远看的越高越多,越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人要有傲骨不可有傲气,当以一颗谦卑敬畏之心,勇往直前。

(曹雯清 邱素凡 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