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桂飘香,硕果累累。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9月10日晚,我校举行庆祝第31个教师节大会暨迎新音乐会。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晓健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力根及副市长史可出席,校党委书记刘冬致辞,党委副书记刘晓燕主持会议,在家的校党政班子成员宁世春、胡涌、陈裕先、简少华、李敏、龚丽春,市政府秘书长喻国杰出席会议。与会领导与军训教官、部分教师代表及2015级新同学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31个教师节,喜迎2015级新生入学,并一同观看了《黄河大合唱》音乐会。

董晓健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新余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及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刚刚被授予从教30年以上荣誉的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新余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已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先后向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为建设成一流的应用技术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董晓健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余学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站在全国、全省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审视定位,去规划发展。要重点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优势品牌,实现转型发展。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孜孜不倦,严谨笃学。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崇尚科学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二是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三是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要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实践,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断推动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刘冬在致辞说,近年来,学校以培养“品德素养好、应用能力强、就业有实力、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育人理念,努力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成功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顺利成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公司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合作高校、教育部-中软国际“2015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基金项目”院校。
就学校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刘冬强调,一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兴校之基、强校之源。学校要切实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人事制度改革是推进整个综合改革的关键点,是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牛鼻子”;三是加快转型发展,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全校上下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转型发展“五大行动计划”,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会上宣读了《中共新余学院委员会、新余学院关于授予从教30年以上教师荣誉的决定》,与会领导为从教30年以上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大会后,大家兴致勃勃观看了气势磅礴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黄河大合唱》音乐会。音乐会在气势宏壮,挺拔有力的《松花江上》和《到敌人后方去》这两首歌曲中拉开序幕。庄严肃穆《小路》、青春昂扬的《共青团之歌》,《啊,朋友再见》,由军训教官表演的《威风锣鼓》将晚会推向高潮……一首首耳熟能详且气势宏壮激扬的歌曲和跌宕起伏的旋律让观众陶醉音乐会中。全场气氛活跃,掌声、欢呼声持久不息,老师和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引来阵阵称赞。最后,晚会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丰满的合唱宏伟的气势,气吞山河的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彭力 吴瑶 刘祉 史港泽)
|
|